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第3/3页)

物,重大事件记录在案时,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由文字组成的场景、事件将永存下来。

    当卫圩认识“阿”的同时,感觉到字的神奇力量。因此,主、客观促使他尽快学下一个字。

    有的时候,卫圩也会和母亲唠嗑,“等你成年后再干活。”桑梓馨的这句话,明显有不满的情绪,卫圩不但没话说了,而且瞪着惊奇的眼睛。不知他是否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反正他被这句话镇住了。

    人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的,无论是说话、办事,都有其定数和规则。尽管一句话百样说;一件事百样办。然而违背这个原则,讲出来的话就不像话,事情办的也是一塌糊涂。

    自从卫圩待在家里,桑家和卫家保持多年一起吃饭的传统被打破。为了孩子,每个家庭都要让一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好办法,大家并没有因为分开吃有过多的想法,而是为卫圩的成长着想。

    然而,卫圩的举动对舅舅桑子轩的触动很大,一时间,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尽管在几年里,他看透了外甥,同时也应验了自己的判断。但是,现在的卫圩比他想象的还不成熟,并且有欺负他母亲的苗头。尽管这件事他不好说,但是他还是提醒着姐姐。为此,他很担心温和、善良的姐姐。他在喝完酒说,“大外甥,世上没有后悔药啊,有些事情不用人说却一目了然,自己出息去吧。但你作为儿子,对父、母好是天经地义的事,特别是对生你养你的母亲。”桑子轩和母亲走的时候又说,“你呀,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你就是摊上我姐这样的母亲,不然……”

    卫圩只是眨巴着眼睛,不知道他是否听明白?总之他第一次把姥姥和舅舅送出家门。此后的日子,只有桑梓馨休假时,她把卫圩的饭菜做好,才到母亲、弟弟那儿待上一天。因为卫圩又增加了一样饮食一一麻辣烫。虽然他只吃外面买来的,但是对桑梓馨来说,也是欣慰的事,起码他的饮食不那么单一了,于是她终于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但是话又说回来,桑梓馨本身就有调节神经的能力,有时厌烦了,情绪低落了,身心疲惫了,她从来没有怪过谁儿,也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儿。儿子态度不好时,她只能说:自己没有把他教育好。同时她以为,现在的孩子也许都这样吧?不过,她期待儿子能循规蹈矩;期待他做个好孩子。假如儿子真的做到她要求的那样,她又能怎样呢?情绪是一个人的表现力,一旦有了不良的情绪,她反倒劝自己,也许世上的母亲,都是这样对待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