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9章 义仓

    第0579章 义仓 (第2/3页)

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隋文帝表彰并采纳其建议。随后的唐太宗、唐高宗都在民间设置了这种义仓,自武则末年起,便以义仓粮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唐玄宗以后更把义仓税定为国家正式赋税收入。义仓在历史上也是时废时设的。

    崔皓听到冉闵的这个主意,顿时站出来道:“陛下圣明!”

    “水旱凶灾,前圣之所不免。今丧乱之后,户口凋残,每岁纳租,未实仓廪。随时出给,才供当年,若有凶灾,将何赈恤?陛下此法当在全国各地推行,臣请自王公以下,计所垦田稼穑顷亩,至秋熟,准其见在苗以理劝课,尽令出粟。稻麦之乡,亦同此税。各纳所在,为言义仓。若年谷不登,百姓饥馑,当所州县,随便取给!”

    冉闵微微颔首道:“崔皓所言,甚得朕心。然此义仓,最忌讳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所以,朕便在此立诏——既为百姓预作储贮,官为举掌,以备凶年,非朕所须,横生赋敛。利人之事,深是可嘉。宜下所司,议立条制!凡无故取义仓一粟者,斩!”

    “义仓,当于贮之州县,以备凶年,王公已下垦田,亩纳二升。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自朕以下,包括朕在内都必须要下地耕作,储备义仓,而定积储之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可依年景,酌情增加!”

    “陛下圣明!”群臣都山呼道。

    这时,御史中丞韦謏又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请讲。”

    “臣要弹劾平阳郡郡守韩散河内郡郡守王峥、泗水县县令蔡融、平氏县县令王瑄……以上二十五人,皆有罪。其为地方官,巧立名目,多征赋税,中饱私囊。”

    一听是二十五个地方的守令,冉闵不禁有些头晕,扶额道:“朕会派锦衣卫深入调查取证的。御史台与锦衣卫当联合起来,御史台为主,锦衣卫为辅,明察暗访。朕不会冤枉一个无辜之人,但也不能放过一个有罪之人!”

    “陛下圣明!”

    韦謏退了下去,接着王猛又出列道:“陛下,其实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