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回 婚礼

    第三百三十五回 婚礼 (第3/3页)

 公主一身霞帔、头顶红纱巾,在贴身侍女的搀扶下,从车里缓缓走出来。

    下了马车,与杨承应并肩。

    前面铜镜开道,后面童子牵着公主的后裙,一柄伞盖遮在头顶,从大门往里走。

    两人缓缓来到礼堂,对着摆放祭品、赐婚诏书的供桌跪下,行跪拜礼。

    又对朱纯臣、徐光启行跪拜礼。

    礼毕,两人来到公主的内院,行合卺(jin)礼。

    合卺仪,并不是简单的喝交杯酒,而是有一套复杂的程序。

    杨承应和公主都要按照规矩,饮酒、举馔,多达三次。

    礼毕,才是喜闻乐见的揭盖头环节。

    杨承应用侍女递来的金秤,揭开朱徽娴头上的盖头。

    朱徽娴像所有新娘一样,娇羞的把脸别过去。

    杨承应只瞧到她侧脸,五官端正,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姑娘。

    等到朱徽娴把脸转过来,抬头看时,两人眼光交汇。

    挺漂亮的。

    亏杨承应以前自诩读书不少,却在此时把什么“国色天香”通通忘记,只用了“挺漂亮”三个字。

    果然,“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我糙走天下”是至理名言。

    殊不知,比起朱徽娴带给他的震撼,他带给朱徽娴的震撼更大。

    朱徽娴在帘后见过无数王公子弟,世家出身的公子,书生更是很多。

    倒不是她好这个,而是刚议论婚事的时候,父亲和二叔带了不少的青年才俊,让她在帘后挑选。

    像他们这种大族,前来谈婚的自然很多。

    但,没有一个和杨承应相同。或许是长年累月的沙场厮杀,又或许是杨承应自己注意自我修身养性。

    在朱徽娴的眼中,举手投足自带三分威严,三分干练,二分和想象中的差距,还有一分狡黠,一分冷峻。

    “你看什么呢?”杨承应好奇地问。

    “将军与我想象中的,竟然大不相同。”朱徽娴笑道。

    “哦?难道我以前在你心目中是浓眉大眼,络腮胡?”杨承应打趣道。

    朱徽娴低头浅笑。

    杨承应瞧得有些痴了,扭头看了几眼丫鬟,这些丫头真没有眼力见,还不离开?

    以春桃为首的四大丫鬟行了个福礼,“公主,驸马请就寝。我等在旁伺候。”

    啥,在旁边伺候!杨承应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