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回 箭在弦上

    第五百五十九回 箭在弦上 (第3/3页)

得出结论,这支军队已经被杨承应打造成一支组织严密的部队。

    有监督军纪的督察队,有分析情报的参谋部,有搞渗透情报的特务连……

    还有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千里目。

    这么机密,应该是千里目发来的。

    听到祖泽洪念出五个字,杨嗣昌好奇地问:“杨帅,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敌走,指的是皇太极不在辽阳城。蓟镇危,指的是一支军队要进攻蓟镇。”

    杨承应分析道:“结合前后便知道,这话指的是皇太极已经亲自带兵进攻蓟镇。”

    杨嗣昌一听,坐不住了:“鞑子的精兵受到重挫,他们哪来的部队?”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杨承应笑了一声,说道:“刘兴祚的汉军一直镇守凤凰城,没有动作。”

    从那次见面之后,杨承应和刘兴祚私下一直没有断了联系。

    这一次的消息,是他通过杨承应安排的潜伏在李朝北方义军的耳目,火速传递过来的。

    内容很短,但刘兴祚相信杨承应能看懂。

    “杨帅,还是攻城吧。”

    杨嗣昌一想到上次的丁卯之变,整个人都坐不住了。

    “不,现在反而要沉住气。”

    杨承应摇摇头,“敌人越是不顾一切,我们反而要稳得住。小小的鞍山城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迫降城内的后金军。”

    不只是打破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还要得到一支经过长期训练的百战精锐。

    同时通过迫降成建制的后金军,给后金贵族们一个暗示,将来大金亡了,他们不用跟着陪葬。

    意义重大!

    “你的意见是……继续围困?”杨嗣昌问。

    “没错。我会派人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个消息报给孙督师,请他多加小心。”

    杨承应说道:“何况就算我现在破城后撤走,士兵也来不及休整,百姓已经准备种地。”

    这正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杨嗣昌叹了一口气,只能寄希望孙督师的英明决策,能抵御鞑子的入犯。

    可是能抵挡得住吗?

    杨嗣昌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