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回 杨嗣昌借兵

    第六百八十三回 杨嗣昌借兵 (第3/3页)

    军队就算是借出去一年,也不会成为他人囊中之物。

    这点自信,杨承应还是有的。

    杨承应肯借兵,也和集宁有很大关系。

    从地图上看,集宁以西就是归化城,以北是蒙古外喀尔喀,以南是山西重镇大同。

    集宁曾经是元朝集宁路所在,专门从事与漠北蒙古的交易。

    只因为明朝与蒙古之间的战争,城池才逐渐废弃。

    随着未来的发展,集宁还会再度成为和元朝时期一样的中心聚点。

    那么,派谁跟杨嗣昌一起离开呢。

    “来人,去把李国英叫来。”

    杨承应想了一下,当着杨嗣昌的面,下令道。

    “是。”白广恩挑帘走了出去。

    “这人的脸色怎么怪怪的。”

    杨嗣昌喝了口酒,望着白广恩离开的方向。

    “当然怪。他曾是农民军出身,看到你么大的官老爷,不怪才有问题呢。”杨承应轻描淡写的说道。

    噗……

    杨嗣昌像喷壶把口中的热酒喷出,指了指杨承应,又指了指白广恩离开的方向。

    “这有什么奇怪,我帐下亲兵有闻香教的、建州的、矿工出身、海盗出身等等。”

    杨承应掰着指头,说给杨嗣昌听。

    杨嗣昌无语了。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青年昂首入内。

    “经略,新六师骑兵三团少校团长李国英到!”

    青年声音洪亮,把低头夹菜的杨嗣昌,都吓了一跳。

    他怔怔地看着李国英,把掉桌上的筷子捡起来。

    杨承应向他介绍道:“这位是李国英,整编第二军总参谋长左良玉的老部下,与刘武元都是一时人杰。”

    “经略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李国英昂首挺胸,依旧直视前方。

    杨嗣昌听罢,扭头问道:“你让他和我一起到山西吗?”

    “不错。李国英才干优长,很适合去中原作战。”

    杨承应看向李国英:“李将军,这位是宣大总督杨大人,我暂时把你和第三团借给他半年,粮食和饷银都由杨大人负责。”

    李国英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