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父慈子孝

    第385章 父慈子孝 (第2/3页)

,水网交织,垸堤纵横。

    虽然长江经常发洪水,但也正因为长江的洪水冲刷,让江汉平原的土地肥沃。

    而控制了武昌,那就等于控制了江汉平原这个粮仓。

    就算是没办法控制整个江汉平原,也可以威胁江汉平原这个粮仓,让明廷没办法安心在这里收税征粮。

    而更致命的地方,如果东南新军占据了武昌,就可以进入长江中游水道。

    长江从湖广中隔开,北方为湖北,南方为湖南。

    湖南的西部,就是湘西地区,从这里进入云贵高原,多是山脉。

    湖南的东部,则是罗霄山等山脉和江西隔开。

    湖南的南部,是南岭和广东隔开。

    湖南的地形是一个瓶子,而这个瓶子的盖子就是长江。

    洞庭湖平原的粮食,想要北上就必须要渡过长江,如果东南新军占领武昌,控制住了长江,就能阻止明廷从湖广南部征粮。

    而且现在广东也在苏泽的手里,如果占领武昌,那沿着长江攻打岳阳,就可以南北夹击长沙,控制住整个湖南地区。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就是李自成攻入湖广,彻底搅乱了明廷的粮仓,这才导致大明最后的崩溃。

    而历史的共同点在于,也正是武昌的大起义,最后导致清廷宣布退位。

    可以说在明清几百年历史中,湖广的重要性不亚于江南。

    而湖广之重,又在武昌。

    现在有一个夺取武昌的机会放在苏泽面前,就连徐渭也不再淡定。

    他对苏泽说道:

    “大都督,发兵吧!”

    戚继光也对苏泽说道:“大都督,出兵吧。”

    苏泽吸了一口气,他自然知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道理,当下也不再犹豫,对着徐渭说道:

    “向九江驻军发布大都督府军令,命令九江水师运送第二旅西进,开进武昌城!”

    上次天津大战之后,第二旅返回九江驻防,第三旅则进入江西,准备攻占江西全境。

    第四旅在广西作战,新编第五旅则在南直隶。

    “第五旅现在在哪里?”

    徐渭立刻说道:“第五旅在徐州剿匪。”

    苏泽说道:“命令第五旅北上,佯攻济州府,将明廷军队调动起来。”

    “得令!”

    此时的大明朝廷,还不知道武昌将要发生的变化。

    四月十日,京师。

    京师城门大开,刚登基一年的隆庆帝走出皇宫,带领文武重臣站在城门口,亲自郊迎上皇回銮。

    在场的大臣们,心情都有些复杂。

    嘉靖秉持国政四十二年,就连内阁首辅杨博,也是嘉靖八年的进士。

    而高拱这些,更是嘉靖二十年才中的进士。

    可以说在场官员的职业生涯,几乎全部都在嘉靖朝。

    虽然如今嘉靖皇帝已经是上皇了,但是,这位道君皇帝的阴影,笼罩在所有朝廷大臣的头上。

    不过和大臣的惴惴不安相比,隆庆帝的心情更忐忑。

    他这一辈子,几乎都是在父皇的阴影下长大的。

    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言,加上嘉靖对待亲情的凉薄态度,让隆庆在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感受到父皇的关爱。

    而嘉靖不立太子,又给景王同样的待遇,同样也让隆庆帝在做裕王的时候战战兢兢。

    权臣严嵩对清流的打压,也经常会波及到支持清流的隆庆帝头上。

    对于曾经乾坤独断,操持朝政几十年,将权臣当做提线木偶,对朝廷生杀予夺的嘉靖,隆庆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这也是他无论如何都要迎回上皇的原因!

    必须要将父皇看在眼皮子底下!

    不一会儿,就有礼部官员前来通传,上皇的御驾已经快要抵达了。

    众大臣纷纷抬眼看去,只看到一身红色盔甲,身披红色大氅的定国公徐文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众大臣纷纷打起精神来,在红盔禁军的包围之下,一辆铺满了明黄色丝绸的马车出现在众人面前。

    隆庆皇帝立刻上前,他直接在道路前跪道:

    “恭迎父皇回銮!”

    隆庆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