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叉车厂的人有问题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叉车厂的人有问题 (第3/3页)

辆产品的地方,两台没刷油漆没装玻璃的方块车2.0。赵主任说,别看这车辆造型没轿车别致。但性能超强,这车就一个离合器,最高时速能开到一百六十码,这还是因为很多部件材质不行,限制了速度的上限,按照理论,其实二百码都能开的,但还是为了安全起见,做了一定的限速。

    一百六十码?开什么玩笑,这年吉普车最快也就一百左右,轿车在一百二左右。国外的可能有更快的,但那也不是这排量发动机能做到的。

    见吴厂长感觉惊奇,赵主任说可以让他有空的话去试驾体验一下。不过因为还没喷漆的原因,车里座椅都没安装,试驾要小心点,车前没挡风玻璃,别开太快猛踩刹车。没挡风玻璃的车,那是真的会直接飞出去的。

    而就在大家还在各车间外面参观的时候,汽车厂的广播响了。按照点到名的车间,下午可以按照公告的标准去汽车厂的粮仓购买大米了。请点到名的各车间负责人保持下午职工购买的次序,也就是别一窝蜂的去买大米。自行组织,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来,而且还得一批批来,别为了买个粮,车间的生产都不顾了。

    “赵主任,这厂里还负责卖粮食的?”

    吴厂长也听到广播了,工厂卖粮,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粮食不是粮店负责出售的嘛,难道义安这边的购买形式不一样。

    “哦,这个呀,你是地方企业厂长应该也知道的,工厂不都是有自留金的嘛。这不是叉车要出口了呀,我们罗厂长要求把自留金都换成了粮食。但自留金毕竟也是厂里的钱,不能换来的粮食就直接给大家分了,所以得给钱。标准嘛,公告栏那边早就有公告了。这购买粮食是不用票,一斤大米给一毛六分钱就可以的。”

    “每个月都有?”

    “对,其实不光是粮食,我们厂还计划以后卖职工蔬菜,肉,海鲜甚至更多。工人阶级时代嘛,一切为工人。但很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今年跟我们这边一区域乡镇达成了经济合作社,待到明年,那边就会专门为工厂种植蔬菜和养殖鸡鸭猪,来保证工人更高的生活需求。”

    赵主任的声音比较洪亮,除了吴厂长,跟在身边一起来的技术工人差不多也都听清楚了。

    反正除了工资外,汽车厂对职工的待遇完全是独一份。目前汽车厂虽然缺人,但工资是国内全部统一规定的,不能因为缺人就涨工资挖人。可要说其他待遇,没有一家工厂敢跟汽车厂比,光这粮食,那可是刚需呀,全国统一调度分配的,也就是汽车厂能出口产品,才有这先例。

    其他厂,哪怕是轧钢厂这样的大厂,也没那能力额外给职工搞到粮食。

    汽车厂有额外的粮食,也不怕其他厂说,有本事你们厂也搞产品卖到国外去换粮换钱呀。

    这技术工人,等级高收入的确是高,一个六级工能有七八十的工资。但等级高又如何,没有行政等级,六级工跟正式的一级工,在定量粮本上面领的粮食其实是一样多的。

    而在没有票据的情况下,钱就不经花了。有票一斤粮就只要一毛多,没有票在鸽子市,一斤粮食得要五六毛,就这价格还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得看运气。

    汽车厂的待遇,让在场的很多叉车厂工人心动。连城和义安都是南方城市,气候和主食差不多,如果来这边生活的话,除了口音有些不一样,但其他方面影响不大。

    叉车厂的高级工人,不想来这边,的确主要原因是老婆孩子家人都在连城。加上他们有技术,不愁找不到工作。他们虽然有奉献精神,但被一些人挑唆,想着工资其实是一样的,就抱团说不愿意调动到这边。

    而这挑唆之人,不是别人,就是吴厂长和某些人。而吴厂长其实一开始也不是这态度的,而是跟地方单位某些人接触后,才态度转变的。

    这次来义安汽车制造厂,他们这批技术工人的目的就是学习这边的制造叉车技术,这学会了技术,回去后,也是另有安排的。毕竟连城的叉车厂已经属于这边汽车厂的分厂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学技术,也没必要这样弄。

    但现在有些工人对义安这边的汽车厂心动了,如果真像赵主任说的这样,以后很多东西除了定量之外,在工厂内部还能买一份,这等于就是额外多了一份定量。对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工人支撑的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