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汉阳图景

    第九百零六章:汉阳图景 (第2/3页)

地,大部分本地百姓以及三教九流,都聚居在汉阳。

    这里早先是旧县城,居住的多是汉阳本地人,民宅府邸也以单层为主,最多也就二楼,鲜少有高楼大厦,唯有主街商路还可见三四层高的摩登商楼。

    直到汉口开埠,汉阳才开始出现中外商人建立的各类工厂,像什么钢铁、煤炭、纺织、冶炼、军工、造船、造纸都在涉猎,不上不下有近百家之多,与此同时,江汉的迅速发展,也让前朝官府注意到这部商业重镇。

    在洋人大力建设洋埠界的同时,他们也开始开展洋务维新,当时主政湖省的地方官不断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汉阳大修铁路、开工建厂、开办新式学堂、组建团练新军。

    这些举措,本意是要挽救大厦将倾的前朝官府,目的虽然没达到,却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汉阳的发展,使得汉阳从江边民镇逐渐往工商大镇方向转变,直到前朝颠覆,汉阳已经是五六十万人口的工商大镇。

    因三镇发展方向不同,若从高处往江口俯瞰,立马就可以看出区别。

    武昌镇为老牌官地,官僚衙门、司部局署、师堂学署、会馆书楼大多云集在这里,早年时又有建筑不得越过总督府的规矩,这里多是以单层合院为主的传统民居,居住的也是官员家眷亲属,再有,就是武昌镇里低调内敛、光而不耀的老钱旧贵。

    与之隔着江水的北岸汉口,早在1860年就已经开埠通商,到了如今的时代,距离开埠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十年,近百年的时间里,洋埠界被洋人经营得如同西方都市,摩登气象不输巴黎、伦敦、纽约。

    就是出了洋埠界,来到汉口华埠,除了招牌店铺是汉文之外,已经找不出什么旧时小城的痕迹,华灯初上、灯火霓虹,借着西洋经贸的东风,发展出极其灿烂的辉煌商镇。

    这里的人,多是像谭雁邱一样,抓住时代的风口,在商海浮沉多年的贸易新贵,满眼望去,规整的里份巷弄、气派的洋楼别业、璀璨的霓虹商楼,车马行人川流不息,货物亨通远销海外,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