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汉阳图景

    第九百零六章:汉阳图景 (第3/3页)

贵豪奢挥金如土。

    正如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这句行话,汉口浓郁的商业求富的氛围,也造就出无数白手起家叱咤风云的商业传奇。

    江水南岸的汉阳,既不属于洋埠重镇、也不属于老钱旧地,它更接近于前面所描述的工业重镇。

    由于前朝官府在江汉的基础投入,汉阳地价低廉又有铁路,天然就适合做工业大镇,再加上中外商人在这里修建了不下近百工厂,工业就此融入汉阳骨血,成为汉阳不可剥离的特色。

    开埠这近百年来,大多数百姓想要活口,要么在汉口做雇员,要么,就在这里做工人,几十年间这里以工业为纽带,聚集了不少底层百姓,再加上这里地价低廉,也吸引来更多百姓来这里搵食讨口。

    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江湖复杂必然人心险恶,水旱码头的市井文化,正是发源于汉阳的底层百姓,说到底,不过是南来北往的苦命人背井离乡、彼此交道、互相磨合,这才产生出一套通行市井的规矩守则。

    市井文化,市井文化,最重着眼点,还在于市井之间的三教九流行当!

    汽车行到汉水大桥时,行驶桥梁间,老远就能俯瞰汉阳全城。

    这里基本上没了光鲜辉煌的摩登商楼,满目望去,近百座工厂错布在各地,行车将货物运送到铁路,再经由铁路发往外界,呜呜轰鸣中,蒸汽火车流转不息。

    工厂周围聚集着不少拼图方格般的杂院弄堂,城镇脉络基本上是以各个工厂为点,然后再用宽敞主路连接工厂之间,如同一张精密的蛛网,将所有工厂囊括其中,街头巷尾和偏路旁支就好似毛细血管,将普罗百姓运进工厂,产生出诸般货物。

    这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随处可见的烟囱塔楼!

    这些塔楼四处树立、高可参天,如同冬日冒头的荷塘枯桩,冒出或是灰黑或是浓白的烟雾,在之后,就是永远都搭杆冒架、略显杂乱的民居、宅邸、公寓楼,放在一起,构成了严肃冷漠、忙碌机械的风俗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