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藏地佛塔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藏地佛塔 (第3/3页)

,等李宰相去世,杨国忠上位宰相后,再无人可以压制安禄山,他当然也就裹胁河东,举兵造反。

    相比之下,关内的府兵多是老弱病残或者是招猫斗狗的街溜子,他们平时欺压百姓还行,遇到真正在战场厮杀过的河东旱兵,被砍得脑袋都找不到北了,关内的防线当然也就一泻千里、溃不成军。

    不过数月半年,安禄山就已经攻破洛阳,直接在洛阳登基称帝,年老的唐明皇雄风不在,就此龟缩在蜀地不再出山,太子李豫趁乱在灵武登基,紧急召回在安西大都护的河西兵,这才让溃败的唐军扳回一局。

    老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河西精锐被调入关中平叛时,安西之地基本上就只剩下留守的河西兵,防务空虚之下,如果被有心人钻了空子,那必然会迎来灭顶之灾。

    这个有心人,就是吐蕃人。

    大概在安史之乱后不久,吐蕃人趁着关内平乱河西,趁机从雪域高原下来,直接占领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等于把河西走廊这个联系西域的脖子给掐断了,从此以后,安西大都护就此和关中失去联系。

    在此后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吐蕃国对大唐曾经的安西大都护连年用兵,最终将安西之地蚕食殆尽,暂且不提期间有什么凶险战争,河西最后的结果是全盘被吐蕃人占领,成为吐蕃人的疆土。

    这座城镇位于河西走廊西端,估计就是在安史之乱到唐朝末年时期被吐蕃人占领的城池之一,这些吐蕃人自然也就把藏地的佛文化影响到这里,形成了藏地色彩浓郁的浮屠塔。

    “既然是要追求坚固,为什么不把塔身也用镔铁浇筑,这样不是更容易保存?”

    岳观潮看向塔身,玄铁塔脚基本上没有任何腐蚀的感觉,唯有黄铜做的塔身腐蚀严重,若非是实心铜浇筑,估计早就倒塌了。

    王道士解释道:“老道士猜想应该是为了篆刻梵文,镔铁太过坚固几乎没法在上面篆刻过多文字,黄铜却不同,是可以篆刻文字的,再一个,这些塔楼虽然是实心浇筑,塔下的位置按照浮屠塔的制式,大概是个塔下地龛,可以用来藏经传诵、供奉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