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说曹操,曹操到

    第296章 说曹操,曹操到 (第1/3页)

    数日之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吴郡钱塘县城西的远郊,一处刚刚建好的陵墓。

    周瑜心虚不安地来到墓前,让从人扛了几坛酒,一只羊。把酒用青铜大爵斟了,再把羊在墓前杀了,放血作为牺牲祭礼,然后让人抬来一口青铜小鼎,把刚放完血的羊直接煮了。

    做完这一切,周瑜才敢偷眼看墓碑上的字,写的是“汉讨逆将军之墓”,这个评价让他稍稍松了口气,又见材质用料也都算讲究,才端起酒爵祝道:

    “伯符,我对不住你,当初说要归隐海外,但我还是降了刘备。但刘备没有为难令堂和令舅,仲谋和阿绍如今应该已经坐着海船到了青州沿海。

    我为了让诸葛瑾不再追杀仲谋,不得已与之约定。你我本无意投曹,不过是争天下失败,步步退求其次,以至于此。可谓求上而得中,求中仅得下,命数诸事,万般不由人。

    天下诸侯之中,论兵强马壮你不如袁曹,论大义名分又不如刘备、刘表。昔年在淮泗,我与子敬论起乱世功名之道,子敬曾对我言,若是兵强马壮不足为一世之雄,尚可求为汉家除残去秽、为汉家报仇而取天下。

    可惜,曹操占挟君便宜行事、又占兵强马壮。这大义名分已被刘备、袁绍占据,如今袁绍败退,大义全被刘备所取。你兵马地盘不如曹操,为汉报仇名分又不如刘备,也算是时事弄人了。

    若非争霸一途,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何尝不希望你在颓势初显之际便思退。不过,人生一世,你也算得了轰轰烈烈、一时枭杰之名。令堂和令舅,我自会照拂,唉。”

    周瑜絮絮叨叨说了一大通,也算是略微排遣心结。然后把酒浇奠完毕,把煮好的羊切了一只羊头两只羊蹄放在墓前,这才离去。

    ……

    两个时辰之后,同样在钱塘县西郊,一处荒芜的沼泽边。

    伏波将军诸葛瑾,正在侍卫的保护下,悠闲地钓着鱼。他已经钓了一上午,始终没有收获,或许即将迎来穿越至今的第一次空军。

    他最近也在钱唐县视察。过几天还要南渡浙江,去山阴看看,在当地士绅豪强面前混个脸熟,树立威严。

    作为被刘备授权“领扬州牧府事”的封疆大吏,诸葛瑾平时当然可以躲在秣陵城里,足不出户处理政务。但吴会刚刚平定,主要城市还是得巡视一圈。尤其山阴作为会稽郡的郡治,那是无论如何要去一次的。

    诸葛瑾还安排好了五日后在山阴县与会稽太守王朗会晤,顺便摸摸王朗的底,敲打一下,确保王朗认清新形势,将来能乖乖听他的号令,不要再以诸侯自居。

    既然都去山阴了,半路上的钱唐也该顺路视察一下,最后还能稍微拐一下去句章。至于再往南,那些沿海山坳里的小县城,他就不亲自跑了。

    孙策的陵墓,诸葛瑾前几天也去转悠过了,算是例行公事、收买人心。好让将来其他地方豪强、小割据势力的头目归顺时,心理压力更轻一些。

    善待降顺者和死者,从来不是为了降顺者和死者本身,而是为了后来者,此自然之理也。

    旁边的侍从,害怕始终没有收获的伏波将军心情不好,所以一直没敢出声打扰。直到他的老同窗步骘出现,才大大咧咧打破了这尴尬的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