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曹贼要战,那便战

    第334章 曹贼要战,那便战 (第1/3页)

    建安七年,同样是五月下旬的一天。

    江夏郡,武昌县,车骑将军府。

    袁谭在临淄城内召集群僚、商议对三弟的作战方略的同时。

    武昌这边,刘备和诸葛亮等主要幕僚,同样在筹划如何应对曹操和袁尚的议和。推演袁尚名义上归顺朝廷后,会对天下大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当然,刘备距离北方比袁谭更远一些,所以他的消息也比袁谭更不灵通一些。

    袁谭在拿到三弟伏辩奏表的时候,刘备还没拿到,他只是笼统地知道袁尚服软了。

    好在这也无伤大雅,刘备本来就不关心袁尚的伏辩文书里有没有辱及袁绍的身后名。

    这个问题只有袁谭关心,也只有袁谭有立场去关心,其他人关心都属于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

    “袁尚最终还是对曹操服软了,而且和谈得这么彻底。不知本初公地下有知,会如何看待他这个儿子!真是……豚犬儿耳!”

    刘备在最初的小小震撼后,忍不住私下辱骂了两句。

    他是说不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类的话的,所以也就只能点评袁尚一句“豚犬儿”。

    感慨完之后,刘备就慎重地向诸葛亮和庞统问计,看看去年定下的对曹方略,有没有必要根据新形势微调:

    “我军原本指望靠子义、子敬、仲达他们,在琅琊和东莱支援袁谭,与曹贼相争,控制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如今曹操北线停战了,袁尚的人口土地虽然不能为曹操所用,但也暂时解除了曹操北顾之忧,他会不会加大南侵力度?”

    面对刘备的这个问题,诸葛亮和庞统自然是异口同声,想都不用想:“这一点主公尽管放心,曹操有可能会因为北线停战而南侵,但绝对会控制规模和烈度,找借口不让双方打到不死不休的境地。

    因为曹操很清楚,真要是和我军旷日持久,不死不休,导致他军力虚弱到跟袁谭相似时,袁尚绝对会重新背叛他的。到时候,二袁谁能在对曹作战中建立大功,谁就能从反目成仇的兄弟处拉回一些先父遗留下的文武效忠,谁就能证明自己才是袁绍最合格的继承者。

    这种情况下,哪怕袁尚和袁谭想要内斗,也会被内部的阻力反对,因为他们毕竟都姓袁,在袁家故吏眼中,谁能实现本初公的遗愿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二袁中任何一人在这個问题上不但不出力还扯后腿,就会丧尽人望,被属下唾弃。”

    刘备听了诸葛亮庞统都意见一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停了。

    也就是说,曹操可能会因为北线停战而南侵,但南侵的烈度,一定会控制在“确保自己留在北方的兵力,至少比袁谭强”,这个临界线不能突破,否则有可能出意外,因小失大彻底崩盘。

    曹操毕竟还是地处中原、四面诸侯环伺的状态,他收服的人看似恭顺,其实哪个都有可能在他情况不对时跳出来咬他一口,曹操绝对不敢下重注赌。

    诸葛亮见主公接受了这个推定,便顺着思路往下侃侃而谈,继续推演:“依我看,曹贼纵然南下用兵,也多半是为了一箭双雕。

    一来是试试我们的实力强弱,毕竟我军过去五六年都没直接跟曹军交手,主公上次和曹操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