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恢复中华者为天下共主

    第一百零三章 恢复中华者为天下共主 (第1/3页)

    拥立新帝继续高举复明旗号同清军干到底,是王五早就有的念头。

    此举不仅仅是给茅麓山这四万余军民以希望,也不仅仅是坚定明军将士继续抗清的信念,同时也是中国整体抗清斗争的需要。

    永历政权覆没对武装抗清斗争的影响已经无需说明。

    这两年大规模出现的明军投降潮,便是这个后果最直接的体现。

    即便西线明军残部成功同李来亨部会合,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明军实力,但王五不排除李来亨部下有人依旧会动摇!

    为何动摇,便是失去战斗下去的动力,不知还要为何而战。

    因此,明军有必要重新拥立一个新皇帝,建立一个新政权,从而给将士们一個希望。

    哪怕这个新政权危若累卵,也好过没有政权!

    当初永历弃国跑到缅甸,为何国内的明军仍在同清军继续对抗。

    便是因为将士们知道皇帝没有死,还活着!

    他们是在为大明朝而战!

    就全国整体军事层面上,眼下除茅麓山这个中国大陆最后的抗清基地外,尚有浙江沿海明兵部尚书张煌言指挥的万余义军,以及台湾郑家的十万大军。

    自私自利的郑家且抛到一边不提。

    于张煌言,王五是敬佩的。

    前世曾数次前往西湖拜祭这位汉民族的大英雄。

    而张煌言一直与夔东有联系,永历十五年曾遣人至夔东,请求十三家出兵攻打武昌,以缓云南军事危局。

    但夔东各家因彼此并不统一,且兵力衰疲,缺乏攻坚武器,故未能响应张煌言号召出兵武昌。

    此后因清军重兵围剿建立排桩防线,夔东和海上就断了联系,不知这位兵部尚书是死是活。

    王五却是知道!

    延平王郑成功死于台湾后,张煌言便率部继续转战舟山一带。

    数次坚拒清浙江总督赵廷臣的劝降。

    历史上,也就是在今年听闻刘体纯、袁宗第、郝摇旗等相继殉国,清军二十万大军重围临国公李来亨后,自知复明已无望的张煌言方才失去信心,将追随其左右的数千义军将士解散,隐居海岛不出。

    后不幸被叛徒告密,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