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道血书不够,便来十道百道

    第45章 一道血书不够,便来十道百道 (第3/3页)

康亲王杰书接替穆里玛领军督剿根据地,所以摆在根据地军民面前最头等的大事是如何打破这次清军的大举围剿,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去撞清军的重镇坚城。

    王五在主寨对诸将的游说道理也起到了一定效果。

    或者说,根据地那边也开始隐忍起来,以待清廷与吴三桂闹翻。

    不过根据地的隐忍是继续坚持抗清,而不是王五这般直接剃发降清。

    目的一样,路线不同。

    陕西提督陈福也没有能力指挥清军继续攻击明军,因为前番清军储粮被明军焚毁,粮道也被毁坏多处,想要巩固竹山并将战线向前推进,至少需要半年恢复时间。

    四川绿营哪边依旧按兵不动,不知道是在等康亲王杰书回来,还是因为裁军原因内部正在“分蛋糕”。

    湖广绿营这边也是没有动静,可能都在等侯大将军王的到来。

    这次根据地之行,罗子木见到了三位老帅,也见到了韩王、洪部院、潘监军等人。

    通过各方的说法,这位张尚书的特使再次见到王五时,脸上明显有愧疚之情,显是对之前痛骂王五降清感到不好意思。

    有些话王五也不好多说,请罗子木同浮尘子坐下后,将清廷最近的动向同罗子木说了下,关于血书案也说了。

    尔后直言他想同张尚书见一面,共商将来大事。

    并坦言若张尚书那边无法坚持,不妨到荆州来暂时忍耐。

    他王耀武必扫塌以待。

    罗子木却说同张尚书见面可以,但尚书大人绝不会来荆州,更不会剃发。

    迟疑了下,问王五为何断定吴三桂必反。

    王五只好将自己在主寨中所言再次说了下。

    相关道理罗子木自是明白,但其却道:“既然吴三桂与清廷矛盾重重,一道血书就能让清廷上下不安,何不再给他来几道?”

    “你的意思是?”

    王五不解罗子木意何为。

    “一个查如龙不够,再加一个顾炎武、一个归庄、一个黄宗羲、一个阎尔梅可够?”

    罗子木说的这四人都是明朝大儒,于天下士绅心目中极重,纵是清廷对这四人也甚为忌惮。

    “若这些我大明忠臣义士的血书还不够,那便请老宗伯给他吴三桂再来一道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