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余姚王先生

    第63章 余姚王先生 (第2/3页)

母。

    清廷高层对此也是无奈,毕竟迁界禁海靠的就是绿营兵和沿海官府,真要大动干戈严查弄不好会将官兵逼反投了海贼。

    因而只要不是与海贼私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罗子木现在联系的就是驻扎在观海卫的绿营水师某些胆大妄为之徒。

    其实这支水师过去就是明军,里面不少人同罗子木熟悉,有的还是张尚书安插过来的卧底。

    有这些人帮助,再花些银子上下疏通,王五一行才能通过海上封锁去见张尚书。

    原本王五是准备从吴淞口直接出海的,可江宁巡抚衙门近来突然下令吴淞口水师提高“战备”,就是不准任何船只出海,同时也加紧对可疑人士的盘查。

    力度很大,搞的王五都不敢在昆山久留。

    要是就几个人,王五绝对能蒙混过去。

    但他随员除留在江南从事市场调研,购买物资外还有二三十人,另外还有柳如是母女。

    人多动静就大,加之他们操的是外地口音,柳如是母女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如此想从“上海”出海,基本没有可能。

    无奈,只得转而以行商身份前往浙江,通过罗子木在浙江的秘密“渠道”出海。

    时间上要多耽搁三五天。

    钱谦益的“遗书”,王五交给了“普明头陀”归庄。

    归庄并不知道这封老宗伯的遗书是伪造,也不知道王五的真实身份。

    罗子木只说王五是张尚书的人。

    这封遗书也是河东君所给。

    为了将老宗伯遗书成功带出来交到复明之士手中,河东君这才离家出走。

    之所以不告知归庄实情,不是怕归庄不可信,而是让此事更可信。

    试问,连归庄都不疑钱谦益遗书有假,谁还能怀疑呢。

    看过遗书后,归庄沉默许久,方道:“未想老宗伯对吴三桂如此看重,将复明希望寄托于此人,唉,我虽对此贼恨之入骨,但若有一线希望,我不会阻挠。”

    言罢,叹了一声:“可惜亭林身在他乡,不知踪迹,否则由他携书亲至昆明,当能令吴三桂意动。”

    王五和罗子木对视一眼,他们心目中最好的送书之人就是顾炎武,只此人踪迹飘忽不定,实难寻觅。

    归庄继而说道此书就由他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