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海上巧遇郑芝龙,明军进入那霸港(求追订月票)

    第七十一章 海上巧遇郑芝龙,明军进入那霸港(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旅顺港位于金州的白玉山南,地处黄、渤海要冲,为京津重要门户,与登州共扼渤海海峡咽喉。

    港口四周群山环抱,东有黄金山,西有老虎尾半岛,其间有狭长水道与外海相通。

    港内隐蔽性与防风性良好,是北方难得的不冻深水良港。

    这里距离天津港直线距离仅244公里,距离登州更是只有119公里,到朝鲜的仁川港也只有430公里,可以说完全处在区域的一个中心位置。

    旅顺港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军事价值都远在营口港之上。

    不过缺点是距离辽东的核心地区辽阳、沈阳比较远,且地处偏僻道路不通。

    所以暂时只作为军事港口使用,将来等道路修通了再开发其商业价值。

    李献忠成为辽东经略后,掌握的部队更多了,但相对来说补给压力也更大了。

    10万大军,哪怕是按照最低的月饷1两5钱银子来算,一年的饷银也要花费180万两,同时粮食消耗也在140万石左右。

    如今大明倾全国之力供养辽东尚且吃力,他想以辽东之力供养辽镇谈何容易?

    李献忠目前有存银180万两,粟米及大米120万石,番薯50万石。

    这些钱粮看着不少,但如果要自己养兵,这些也只够十万大军一年的钱粮开销。

    李献忠虽然赚的不少,但是他分出去的利润也多。

    就拿最赚钱的京师天上人间来说,目前李献忠自己只剩下4成干股了,魏忠贤占了3成,成国公朱纯臣同英国公之子张之极各占了1成半。

    当然了天上人间的收入暂时是划归在情报司的账上,用于其在全国铺设网点。

    不过目前来说情报司的各种产业收入不菲,账上的盈余已经超过了10万两。

    营口海关的收入中,也有3成给到了阎鸣泰,由他分发给辽东各级官吏。

    李献忠现在唯一能独吞的就是朝鲜贸易的关税,万历皇帝故去后,他不用再向皇帝每年上缴15万两银子了。

    天启帝对银子不是很感兴趣。

    不过鞑子手里的银子已经被他坑的差不多了,目前科尔沁同建州的贸易几乎中断了。

    他现在月入白银也就是12万两左右。

    所以他现在必须寻找新的目标市场,一方面扩大贸易,增加收入。

    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稳定一点的粮仓。

    所以海外的一些岛屿就成了他的目标。

    万历三十一年,关原合战之后,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了幕府,自此便开启了德川幕府时代。

    目前德川幕府的力量还是十分强大的,加上日寇的战力比较彪悍,所以日本的岛屿暂时不在李献忠的考虑范围内。

    以现在辽东水师的航程,符合条件的目标岛屿有3个:济州岛、台湾岛以及琉球群岛。

    济州岛距离辽东最近,也易于控制,不过岛上环境比较恶劣,能够种植的田地并不多,也就适合牧马。

    辽东本来就不缺牧场,占领济州岛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台湾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献忠记得荷兰人是天启4年才开始入侵台湾的,所以现在岛上应该只有一些土著和少量的汉族移民。

    不过台湾实在太落后了,还需要大量移民才能发展。

    目前李献忠连辽东的土地都有部分荒着,根本不可能大力开发台湾岛,反正还有3年多的时间,他也不急于一时。

    当然了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李献忠是肯定要拿下台湾的,绝不可能让台湾落到荷兰人手中。

    不过目前他的力量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水师驻守台湾,决定还是将台湾暂时放一放。

    思虑再三他觉得琉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琉球王国的范围比较大,有数百个岛屿组成,但是有人的岛屿也就几十个。

    其中琉球本岛同奄美大岛这两个岛屿就差不多占到了琉球面积的将近一半。

    所以明军只需要控制以这两个岛屿为核心的琉球三十六岛就基本可以控制琉球了。

    此时琉球的人口也有二三十万的规模,能够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暂时也不需要他费时费力的大量移民。

    占领琉球后,还可以将其作为南下台湾或者北上日本的跳板。

    而且占领琉球后除了粮食还可以种植甘蔗,生产大量的白糖。

    其实在富裕的江南地区,白糖的价格也就是食盐的四五倍。

    但白糖除了食用外还是一种战略物资。

    白糖和火药混合在一起可以大大提升火药的威力,白糖是制作炸药的原料,同时也是可以作为火箭助推的燃料添加剂。

    可以说白糖是这个时代,李献忠能够想到的最简单的增加火药威力同枪炮射程的方法之一了。

    所以这次辽东水师出击的目标便是1800公里外的琉球王国。

    若是福船在不顺风的情况下出击这么远距离的琉球确实有些吃力。

    不过现在辽东水师的三艘主力舰是西班牙的盖伦帆船。

    分别是680吨的“开原号”同2艘480吨的“铁岭号”和“抚顺号”。

    随行的还有6艘由仁川造船厂制造出来的600吨的商用西班牙大帆船。

    由于都是盖伦帆船,所以在航速上这些商船和战船还是匹配的。

    如今辽东基本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建虏那边暂时也没有啥动静,李献忠终于可以抽空出征了。

    原本他是想让孔有德指挥这次远征的,他在朝鲜既熟悉水师也熟悉陆战,又有同这些藩属国国王大臣打交道的经验,还精通经商之道,是目前李献忠手下难得的全面型人才。

    可惜据说代善在继承汗位后,也在厉兵秣马,大有进攻朝鲜的迹象,孔有德脱不开身。

    最终他推荐了自己的同乡耿仲明领兵,耿仲明负责红透山铜矿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自打平虏卫南下驻守界藩城之后,他就将铜矿的运营和防卫一手抓,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他的管理下红透山的私矿产量屡创新高,而且防务也没有出现过差池,他还多次擒获了鞑子的探子。

    因此也积功升到了游击将军。

    其实吧,相对于文官,他更喜欢同武将们打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