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李献忠连纳八妃,被推为天命可汗(求追订月票)

    第一百零一章 李献忠连纳八妃,被推为天命可汗(求追订月票) (第1/3页)

    林丹汗的都城察汉浩特城位于阿巴嘎罕山南麓,高耸的山脉阻挡了北方寒流的南下,使得气候冬暖夏凉,其环境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东侧一道自然形成的山谷横穿大兴安岭,形成了蒙古高原通往松辽平原的天然通道,是一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地。

    其境内河流纵横,草场肥沃,同时也是一片难得的牧场。

    察汉浩特在蒙古语中是“白城”的意思。

    它利用棋盘山作为天然屏障,在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采用夯土筑城墙,中心辟有宽10米的白城南门。

    城池为正方形,周四里。四面各开一门,外筑瓮城,四隅设角台。

    南北两城之外还筑有马面墙。

    茅元仪说道:“这里应该就是辽代的上京临潢府遗址,位置的确是得天独厚,不过城池却有些小家子气了!”

    “如今城内的兵力不足,两侧的山坡根本就没有多少守军,我们只要占领了两侧的棋盘山,然后居高临下炮轰城池,这里弹指可破!”

    李献忠说道:“将来两侧的山坡上还得修筑一个堡垒群,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护卫城池。”

    随着一声令下,辽东军携带的6磅佛郎机野战炮开始向着两侧的山坡射击。

    此时山上只有数百守军和一些用夯土修筑的低矮戍堡。

    炮声过后,数千身穿蓝色铠甲的“皇协军”很快就攻了上去。

    山上不过是一群老弱,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阿济格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说道:“启禀辽国公,我皇协军已经占领了山上的戍堡,并抓获了两百多俘虏,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李献忠说道:“全部押到南门外斩首,并告诉城中的守将,本公给他们半个时辰的时间考虑。时辰一过,如果他们不开城投降,那么察汉浩特城将会鸡犬不留!”

    这是蒙古人惯用的招数,不得不说还是相当有用的。

    此时林丹汗不在,城中只剩下两千多人马,根本就抵挡不住城外的大军。

    最终林丹汗的第一大妃娜木钟决定开城投降。

    林丹汗毕竟是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北元汗位的继承人,虽然几年前被李献忠敲诈过一笔。

    不过察汉浩特城中的财宝还是不少,有大量的金器珠宝,据粗略的统计价值白银80多万两。

    若是在几年前,这的确是一大笔财富。

    不过现在辽东一年的开销都超过了500万两,这些银子也就是聊胜于无。

    很快大妃娜木钟便献出了林丹汗私藏的北元玉玺。

    看着眼前这块羊脂白玉做成的玉玺,李献忠很是兴奋,尽管知道这是冒牌的。

    他还是在沐浴焚香后,当着众人的面正式接受了这方玉玺。

    不过当他拿起玉玺仔细端详的时候却发现,上面刻的字并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是“制诰之宝”。

    这次他特地将茅元仪带在身旁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毕竟自己只是前世只是一个键盘侠,还真鉴赏不来这些东西。

    茅元仪不愧是能编出《武备志》的大家,他很快就说道:“根据这方玺的材质以及内容来看,应该是当初汉元帝命昭君出塞时送给匈奴单于的那方用羊脂玉雕刻的玉玺。”

    娜木钟说道:“此玉玺是当初元顺帝带到大漠的,乃是大元的传国玉玺。”

    从茅元仪那犹豫的眼神之中,李献忠就知道这方古玺虽然来头不小,但恐怕并非是元朝的传国玉玺。

    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这些蒙古首领认为它是就行了。

    自己从北元直系大汗手中缴获了大元的传国玉玺足够有说服力了。

    连林丹汗这个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都没人认,何况这么个玉玺?

    李献忠得到它不过是多了一个吞并林丹汗部众,占据漠南的借口罢了。

    说穿了这些蒙古人害怕的是他的辽东铁骑,而并非是这个所谓的玉玺。

    然后在茅元仪的带领下,布和、布扬古、金台吉、阿济格等纷纷恭贺李献忠获得大元的传国玉玺。

    不过目前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毕竟林丹汗的主力还没有被消灭。

    根据斥候的报告,林丹汗并没有回援察汉浩特,而是向西南方的归化城方向撤退。

    原本李献忠让满桂率领骑兵在林丹汗回援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看来这下完全落空了。

    这个林丹汗不按套路出牌啊,放着自己的老巢不救,却跑到土默特部地盘上去避难?

    如今自己大军压境就算他能够鸠占鹊巢也没有任何意义。

    茅元仪惊恐的说道:“不好,林丹汗肯定是担心直接回援会遭到我们同宰赛的前后夹击,故而向西撤退,以此诱惑宰赛前去追击,他真正的目标恐怕是宰赛!”

    李献忠说道:“看来林丹汗是想设伏宰赛,先消灭了内喀尔喀蒙古再同我们决战。”

    然后他看向了自己的老丈人说道:“忽尔汗,你速率科尔沁部的1万5千骑前去支援宰赛,千万不能让林丹汗得手。”

    尽管布和有些不大情愿,不过此时他也不敢忤逆自己这个女婿的意思,于是说道:“辽国公放心,我科尔沁勇士定然会救出宰赛!”

    然后李献忠又令阿济格等人下去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出征。

    见众人退下后,茅元仪说道:“当初宰赛曾经跟随辽国公一起屠戮过科尔沁部,并趁机吞并了不少科尔沁的部众,他们两部就此结下了仇怨。”

    “辽国公此时派布和去救宰赛恐怕他不会尽力!”

    李献忠笑着说道:“到底还是茅兄懂我的心思,这次本公是想一举解决漠南问题。你试想一下,若是我们占据了察汉浩特城吞并了林丹汗的部众,宰赛是不是会对我们心存不满?”

    宰赛同林丹汗打了好几年,双方的部众皆死伤惨重,现在你李献忠过来摘桃子,宰赛不翻脸才怪!

    李献忠这是吃准了科尔沁一定不会及时救援宰赛,才故意让布和去的。

    这样一来,既达到了削弱宰赛的目的,又不会落下一个对盟友见死不救的坏名声!

    不对,自家国公应该是做了两手准备。

    若宰赛只是兵力受损,并未元气大伤,他就会责怪科尔沁救援不利,之后他们两家就会交恶。宰赛就无暇顾及我们,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