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神奇的华夏银元(求追订月票)

    第一百六十三章 神奇的华夏银元(求追订月票) (第2/3页)

如此朝廷依旧是缺钱。

    虽然朝廷可以通过民间资本以及银行贷款筹措款项,但是现在流通的白银十分不便。

    因为即便是官府铸造的银锭,也经常会短斤缺两。

    民间的现银交易还是要过秤。

    商业上的大宗交易,商人们早就习惯了使用辽东银行的银票代替现银。

    但是对于民间交易来说碎银子依旧十分麻烦。

    而且各级官吏往往会加征火耗银。

    因为将征收来的碎银子重新铸造成银锭会有一定损耗。

    所以官府在征收正税的同时还要加征火耗银。

    这些火耗银由于没有定额,往往成为了官员的敛财工具。

    有些地方火耗银远远超出了正税。

    虽然华夏朝廷规定地方的火耗银征收一律不得超过3%。

    但是银锭的反复烧铸仍然是一件十分浪费资源的事情。

    即便是官府铸造好的银锭,那些奸商同小民依然会刮去一些份量,使得实际交易中无法直接使用。

    李献忠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李献忠令户部铸造了一批华夏银元。

    这批银元采用了后世“袁大头”的配比,银百分之88,铜百分之11,锡百分之1。

    这批银元正面是李献忠的头像,背面是龙的图腾。

    硬币的边缘有一道一道规律的刻痕,宛如锯齿,起到了防止刮蹭的作用。

    这样一来想在银元上刮下银子难免会留下痕迹,杜绝了人为的刮蹭。

    这批银元一经投入市场就受到了欢迎。

    因为银元比银子方便太多了,民间无须再繁琐的称重,也不用担心银子的成色,可以直接按照面额使用。

    官府也取消了火耗银的征收。

    明代的一两为37.3克。

    一元银币价值一两白银,实际重量为33.6克。

    相当于用9钱的重量就制造出了1两的价值。

    此外实际含银量只有88%。这样一来只需花不到8钱的银子就能创造出1两的价值。

    去掉一些铸造成本,每一枚银币可以获利18%。

    就相当于朝廷将手中的财富增加了18%。

    李献忠下令以后华夏市面上只认银元,停止了白银的流通。

    白银想要使用,必须先到辽东银行兑换成相应的银元。

    这样一来,一两白银就可以当成1.2元银元来使用。

    只要不断地将白银铸造成银元,朝廷就可以不断的增加收入。

    如今华夏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至少有5亿两以上。

    将他们全部转化成银元,朝廷可以获利1亿银元。

    这样一来华夏朝廷的财政赤字一下子就被消除了。

    而且那些喜欢用白银到华夏来采购的西洋人,也要先用白银兑换成银元,被华夏朝廷宰割一刀。

    商人们都不是傻子,知道银元的重量有猫腻。

    可是这种银元采用了最新的水力机床压制以及高清模具铸造技术。

    使得国内的仿造者望而却步。

    他们制造出来的银元,外观模糊,一眼就看出是仿冒的。

    最终他们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

    因为李献忠已经取消了白银的货币属性,普通的白银已经不能被当做货币使用。

    银锭只能像铜锭一样,成为一种大宗商品。

    荷兰人更是气急败坏,大骂华夏人不讲武德,变相掠夺了他们的财富。

    不过骂归骂,荷兰人很快就看到其中的巨大利益。

    很快荷兰政府也有样学样,开始推出了类似的荷兰盾银币。

    原本荷兰已经开始准备推行纸币了,不过李献忠的这一波骚操作使得欧洲各国争相模仿。

    于是原本逐渐淡出的金属货币又一次焕发了青春。

    但是不久后他们就发现,这招对华夏人一点用都没有。

    很简单,因为华夏人在贸易中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华夏的商品无论是丝绸、瓷器、茶叶,还是玻璃香水这些,在欧洲可都是硬通货。

    很容易换成欧洲本地的货币或者是金银。

    所以华夏的商人根本无需因为兑换货币而被荷兰人或者其他欧洲人给宰割一刀。

    但是欧洲人就不一样了,现在华夏几乎不需要他们的商品,他们无法采用以货易货的模式,来规避兑换的掠夺。

    于是这种掠夺方式就变成了单向的。

    荷兰人自诩为商业之国,但在银元这件事情上却只能被华夏人宰割。

    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就这样认输。

    既然正规的渠道走不通,那么他们就开始仿制华夏的银元。

    尽管没有铸币的模板,但是华夏的铸造工艺,欧洲人也能达到。

    经过了几个月的努力,荷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