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担担岛起飞

    第四百一十九章 担担岛起飞 (第1/3页)

    陈书林的办公桌上,全都是厚厚的文件,最近尚峰镇需要处理的事情多到完全数不过来。

    有华侨回来,说要投资纺织企业,希望本地组织帮忙和配合。

    青口码头那边,要新建一个货仓,组织有打算将那里打造成外贸港口。

    还有一堆镇上的杂事要处理,而最让陈书林头大的,就是担担岛申报的那个风力发电试验项目。

    前些日子,他跟高镇长两个看到文件时,全都给吓到了,好几晚都不好睡觉。

    本以为那个风力发电试验项目,就是几根会发电的“大风扇”。

    谁能想到,竟是个国家级的科研大项目,那几根“大风扇”全都是进口的,四根加起来的实际价格,估计比整个尚峰镇一整年的收入还要高。

    且为了这次风力试验,组织决定铺设海底电缆到担担岛那边,而这个花费也是天文数字。

    可以这样说,这个项目的落地那刻起,就是不停地在烧钱。

    陈书林很清楚,这个项目大概率不是他们他们跑下来的,可他和高镇长两人却是名义上的申请人。

    压力瞬间变得很大,项目落地的这些天,高镇长可没少骂李多鱼。

    因为这是个试验项目,说难听点,只对担担岛有利,对整个尚峰镇并没有太多的好处,而项目做不好的话,反而还会被追责。

    再加上,这件事有那么点绕过了县委那边,导致县领导非常生气。

    陈书林摘下了老花镜,揉了揉太阳穴,他刚才写的那份文件,就是给县里的项目说明和检讨书。

    这次虽然被上面批评惨了,可陈书林却很开心,他一直记得他老师对他说的那句话。

    “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没必要太瞻前顾后,不然是无法成气候的。”

    而对陈书林来说,这些年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就是留在了基层,留在了尚峰镇,没有回到榕城去。

    当初要是回去的话,如今的他,撑死就是某个部门的科长,天天开会写写文件。

    不可能接触到这么多项目,也不可能学到这么多东西。

    可陈书林也很清楚,一切的改变,或许都要从眼前这个年轻人说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多鱼还真是他的“贵人”。

    一开始,要是没他帮忙出谋画策,抓到那两个假港岛人的话,他估计早就被踢回榕城,说不定还要被记过。

    没有他在渔业大会上精彩演讲,榕城水产品加工厂,就不会落地尚峰镇。

    没有他带头搞水产养殖的话,尚峰镇也不可能,一年之间新增十多个万元户。

    而最重要的是,没有他的话,大领导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尚峰镇这个小地方。

    陈书林非常感谢李多鱼,而最让他舒心的是,这个年轻人非常好相处,不矫情也很谦虚。

    见他吃了三四个橘子。

    陈书林笑着问道:“这橘子好吃吧。”

    李多鱼道:“不要钱的东西都好吃,这玩意在我们供销社卖的可贵了,一斤要三毛。”

    “咳咳。”

    一位体格比较高大的中年人,来到了陈书记的办公室:“你像是缺三毛的人吗,倒是镇里财政吃紧的很,再过两天,连三毛的橘子都快吃不起了,你这个尚峰镇首富,要不要捐点钱啊。”

    李多鱼咧嘴笑道:“高镇长,我现在是真的穷,不信你可以到我们岛上看,我把赚到的钱,又全都投资下去了,过两天,说不定又要来找张主任贷款了。”

    “真抠。”

    陈书林笑了笑:“多鱼,这两个月,在鹭岛当老师的感觉如何?”

    李多鱼思考了下回道:“痛并快乐着,老师没那么好当,感觉还是养殖轻松点。”

    高镇长嫌弃道:“那是因为当老师没油水,没法赚钱吧,要是有钱赚的话,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高镇长,你这是在考验我的D性啊,我又不是那种只认钱的D员。”

    高天云眯着眼道:“那要不先捐点钱给镇委吧,咱们镇渔民又不交税,财政真的非常吃紧啊。”

    陈书林笑道:“老高,收敛点,我怕你继续讲下去,以后李主任,真不敢来咱们这里了。”

    高天云哼道:“因为这小子的事,县里面都对我们有意见,这个月的财政卡的比什么都死,不说他几句,我就特别难受。”

    “啊。”

    李多鱼挠了挠头,终于明白高镇长看到他的瞬间,就一肚子怨气,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好像《渔业税》好像是86年才开始实施的,但不一定每个地方都会收。

    反正前世李多鱼从牢里被放出后,担担岛的渔民还是不用交税的,而组织又鼓励创业,像他这种的个体经营户都不用缴税。

    目前尚峰镇的财政完全来自于上级拨款,要是跟上级关系不好的话,那肯定会被拿捏地死死的。

    陈书记接着说道:“多鱼,我送到你们村的那些文件,应该看了吧。”

    李多鱼点点头:“看了。”

    陈书林突然严肃道:“因为这件事,我跟高镇长已经开过两次会议了,我就大致再给你介绍一遍,算是提前通个气。”

    “好的。”

    “目前这个项目是国字头的,由咱们省科委全权负责,目前至少有十个单位在配合这件事.”

    李多鱼认真听着。

    陈书记讲完后。

    高镇长补充道:“咱们申报这个项目,有点绕过了县里,现在那几个领导对咱们镇意见挺大的,估计配合力度不会很大,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总之呢,你要跟村民商量好这件事,到时候,最好能抽一批人过来帮忙。”

    “还有接待这一块,咱们镇委现在是真的没有钱,可能要你们村委垫付一下,把票据留下来,我们找个合适的时间,或者等这个项目结束一起报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