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

    第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 (第3/3页)

   这种表面的平静并不能解决楚国的根本问题。

    战局依然紧张,颓势使楚国将领们丧失信心,士气低落。

    民众对楚暮雪的失望与日俱增,国家危机日益加深。

    当日早朝,礼部侍郎毅然面对沉默的群臣,无畏地提出:

    “陛下,连日的战败使大楚百姓陷入深重的苦难,臣请求陛下暂时隐忍,与齐国谋求和解。”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低头不语。

    他们心中都清楚,此刻的楚国已无他路可走,和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然而,在楚暮雪的压迫之下,无人敢于直接支持。

    楚暮雪目光如炬,注视着这个敢于直言的礼部侍郎,心中满腔愤怒。

    在她看来,这无疑是公然指责她的无能!

    楚暮雪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猛地拍案而起,怒吼道:

    “大胆!何人给予你勇气,竟敢在此胡言乱语!你难道不知这是在卖国求和吗?”

    礼部侍郎毫无惧色,挺身而立,声音坚定地回应:

    “陛下,臣明白此举看似软弱,但战局已至此,国家安危、百姓生死系于一线,臣只是想为国家和百姓争取一丝生机!陛下,请您三思!”

    “哼,和解?一旦和解,大楚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更是尊严!你们这些文臣,仅知躲在朝堂之上,有何资格提出如此提议?”

    “来人啊,将这个卖国贼拖出去,立即斩首!”

    楚暮雪愤怒地指着礼部侍郎喝道。

    群臣见状,纷纷惊恐地低下了头。

    他们明白,此刻的楚暮雪已无法理智地看待问题。

    任何有关战局的提议都可能引发她的雷霆之怒。

    礼部侍郎面不改色,冷然地看着楚暮雪:

    “陛下,臣虽死,但心中仍为大楚百姓祈福。只愿陛下能早日觉悟,拯救大楚于水深火热之中。”

    言罢,他坦然被侍卫押下去,留下满朝文武大臣沉默不语。

    礼部侍郎的鲜血洒在大殿前,仿佛映照出了楚国当前的困境和楚暮雪心中的挣扎。

    楚暮雪站在原地,看着礼部侍郎离去的背影,握紧了拳头:

    “一群窝囊废!传我命令,即日起,朕将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