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93节

    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93节 (第2/3页)

    而忙忙碌碌二十多天的周记作坊,终于把所有收来的柿果都制成了柿饼。

    只是看着装满柿饼的几百个大陶缸,吴氏怎么都笑不出来。

    其实不止是她,老林头、林大柱林二柱,还有冯氏她们也都开心不起来,就连林远秋也隐隐有着担心。

    至于为啥,当然是没预料到的缘故。

    林远秋是怎么都没想到,永宁州和定胡县居然会有这么多的柿子树,原本他以为有个三、四万斤就顶天了,岂知实际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

    两个地方加起来,居然有十万多斤。

    林远秋算了算账,此次周记作坊收柿子共支付三百二十两银子,顾人工用了一百二十两,还有买陶罐花了三十五两,所有这些加起来一共用了四百七十五两银子。

    而晾干的柿饼水分差不多减半,十万多斤的柿果能晒五、六万斤的柿饼出来。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柿饼装缸之前,都是称过重量的,一共有五万九千多斤。

    按理来说,四百七十多两银子的本钱摊到柿饼上,每斤划到九文钱都不到。这样的成本,按着先前卖六十文一斤的价格,并不高。

    可还有路上的运输成本没算进去呢,近六万斤的柿饼,单是雇马车就得一百多辆,算算马车费用和车夫的吃住,实在吓人。

    何况,一口气要雇这么多的马车,哪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他这是失算了啊。

    唉,说来说去,全因自己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柿子的缘故。

    再想到自己原本的计划,林远秋觉得,此次卖柿饼他一定要好好打算好了才是。否则自己为永宁州和定胡县将来的规划怕是要泡了汤。

    原本林远秋的计划,是准备让吉祥如意饼成为永宁州的特产的,也就是招牌的意思。

    而这样的好处就是,往后只要有人提起吉祥如意饼,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想起永宁州,因为只有永宁州的吉祥如意饼才是最最地道的。

    如此,等自己离开永宁州之后,这边的百姓也不用发愁吉祥如意饼的销路了,毕竟时人最注重的就是“正宗”。

    ……

    正当林远秋为怎样节约成本一筹莫展时,转机却是不经意间就来了。

    这日,永宁城突然来了一支商队,看着有十来辆马车的样子。

    这行人进城住下后,就马上打听起冯记作坊的位置来。

    一听是找冯记作坊的,城里百姓自是相当的热心,很快就给他们指了路。

    找到地方的几位商贾,当即表明了他们想进货的意思,而所进的货,正是抽绳手袋和画框。

    冯氏和周氏,还有刘氏,妯娌三人觉得自己快高兴疯了。

    这这这么快就有自动送上门的啦?

    “哎哟,曹妈,快快快,快去把少爷喊来!”

    ……

    第198章 商队

    冯氏的猜想没错,这帮人还真是自己送上门的。

    不过,他们之所以会往永宁州来,还是因为林三柱的告知。

    正如林远秋叮嘱的那样,每卖一次货,林三柱就会拿给掌柜们一张写了永宁州冯记作坊的信笺。

    说来,林三柱的这次卖货之行并不怎么顺利,究其原因还是价钱太高的缘故。

    所以每当林三柱拿着样品去推销时,所有掌柜的第一反应就是压价,甚至对半砍的都有。

    林三柱自然一文钱都没给他们让,要买就买,不买拉倒,既然自己已经不远千里出来了,大不了多走几处就是,反正他是绝对不会搭上精力和运费白忙一场的。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大约每问上十家,才有一两家拿货,而那些拿货的掌柜也只是每种各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