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引爆芬兰

    第214章 引爆芬兰 (第2/3页)

价。

    为了让报道更有可信度,她还附上了对一部分已经开始进行利差套利操作的市民的采访。

    芬兰总共不到500万的人口,其中至少有60万人看到了这份报道,所形成的舆论效果绝对是核弹级别的。

    在正常情况下,芬兰马克会随着德国马克的波动而波动,相互之间的汇率比价只允许在一個小范围内浮动。

    “天啦,你说的是真的吗?我现在就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妹妹。”

    “……”

    “嗯嗯,明天抓紧时间,好的,就这样吧。”

    当晚,类似的对话在无数个家庭中上演,消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芬兰。

    什么都不用做,每年就能多出3倍的收益,这样的回报率连上帝见了都会为之疯狂。

    芬兰央行行长埃里克森同样看到了这个报道,在大发雷霆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专题报道中只说了芬兰的货币政策和德国现行利率的事实,连一句质疑政府决策的话都没有写,他想发飙都找不到理由。

    上帝啊,希望我们的民众不会盲目听从这样的报道吧。

    埃里克森睡前在心里这样祈祷。

    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但芬兰的银行系统却炸了,上帝打了个盹,并没有听见埃里克森的祷告。

    杰弗森,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年芬兰人,看到《赫尔辛基新闻》的专题报道后,他算了一笔账。

    自己在芬兰国民银行中有5万芬兰马克的存款,每年多出4%的收益,那就是2000芬兰马克。

    这笔钱足够支付自己去德国来回的机票钱还能有剩余,而这剩余的部分就是自己的纯利。

    蚊子再小也是肉,打个飞的就能办成的事,又不麻烦,当然必须安排上。

    于是,他卡着银行开门的时间点来到了离自家最近的芬兰国民银行储蓄网点,却被门口的情况惊到了。

    在他之前,已经有二十多人排好了队伍,看架势都是来取钱的。

    要知道芬兰人出了名的不喜欢凑热闹,平时就算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很难看到这么多人排队的现象。

    杰弗森先是有点懵,然后很快就释然了,他能想明白的问题,别人同样也能想清楚。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排队队伍几乎覆盖了全芬兰大大小小的银行,最多就是排队人数多少的区别。

    对于普通的芬兰民众来说,杰弗森的想法代表了绝大多数人。

    在知道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打个飞的去德国旅游一圈,每年就能多出一笔可观的收入后,没几个人能对这样的好事无动于衷。

    普通人尚且如此,那些专门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心就更大了。

    芬兰的存款利率很低,贷款利率就不可能高到哪去,芬兰银行执行的贷款利率只有4.5%。

    90年代初期,互联网的前身万维网才刚刚出现,远没有到几十年后一条信息一秒钟就能传遍全世界的程度,靠信息差赚钱是很多人的“独门秘笈”。

    但现在芬兰和德国之间的利差被直接摊开在了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