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方叉车厂

    第二百三十八章 地方叉车厂 (第3/3页)

拖拉机。合并后,目前在生产叉车。主要是有很多技术工人,高级工人可以调来义安这边协助生产叉车,一样能手工敲打车身出来。

    剩余的工人,也不能看着叉车厂倒了,还是留在原来工厂。然后义安汽车制造厂派人过去进行产业升级,提升叉车的性能,车身造型就别搞了,弄个四方的也没啥。卖给国内,用于国内的各行业。

    总不能自己国家能生产好性能的叉车,高价出口,然后又一直低价进口低性能的叉车吧。一边是外债,一边是国家自身的发展,都重要。要是罗成没弄出高性能的叉车,国内是能将就也就将就了。

    并且在询问罗成这边要不要叉车厂的同时,也说了一下天户那边叉车出口的事情。出口价格,罗成别管,是外交部门和海外贸易的人员谈的。反正罗成要的粮食和剩余的百分之九十六款项会给汽车厂这边,甚至这边只要发货就行了。什么时候出口和出口后回款问题都不用罗成操心。

    罗成这边只要车到天户,就算入账了。每个月都会按时汇钱过来,甚至都不需要汽车厂收取邮政汇款。每个月义安这边的财政直接给就是了。

    要,白捡的工厂为什么不要。而且这次可不是跟军工厂这样,一个主任带一批人和设备过来。而是那边的叉车厂,有各种管理人员,甚至连利润都有的。这是全盘接收,还不需要花一毛钱。这就是国营企业的好处,没有收购一说,只有收纳与合并。

    想要产品升级也很简单,那边的叉车厂本来就有技术员,调过来学习液压技术,然后再弄份图纸过去就行了。

    罗成这边唯一要考虑的就是福利要不要同步的问题,因为那边成为了分厂的话,看上去很多东西控制不了。就比如利润,工厂建设在什么地方,就是由什么地方收取利润的。就算这利润要花,也是用于当地的发展。

    所以协助分厂发展的好,操作空间有地域限制。但收纳那边的工厂后,那边成为分厂,所有的工人其实都要接受总厂的调遣的。除非是不合理的调遣,否则都要听安排。

    当然了,要想分厂进行利润输出,其实也有很多办法,就是操作起来繁琐点,而且还要有前置条件才行,而汽车厂就是有这样的前置条件的。

    (本章完)